眼袋常见于4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是人体开始衰老的早期表现之一。由于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或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眼袋逐渐年轻化。
很多人在20多岁就开始生出眼袋,一般这种情况是脂肪堆积而导致的。有的人认为自己眼袋不算太明显,总是想等到眼袋再大一些的时候再去除,此观念是错误的,其结果必将以付出下眼睑皮肤过早松弛为惨重代价。
一、眼袋、卧蚕和泪沟的区别
眼袋是因为眼轮匝肌松弛、眶隔筋膜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导致眼部组织膨胀或下垂,形成袋状。卧蚕是眼睑下缘的一条椭圆形隆起,让眼神变得可爱。泪沟则是下眼睑靠鼻侧的一条凹沟,由于眼眶隔膜下缘的软组织萎缩、下垂而形成。眼袋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眼袋往往与遗传有关,多见于年轻人。后天性睑袋则通常与衰老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两类眼袋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消除。
从医学上来讲,下睑眼袋又分为:轻度眼袋、中度眼袋和重度眼袋三类。
1.轻度眼袋:坐位平视时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略显松弛,眶脂肪稍向前方膨隆但不明显,眼袋隆起区域限于眶骨下缘以上。年轻人出现的眼袋多数是轻度的。
2.中度眼袋:坐位平视时明显可见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松弛、下垂,眶脂肪明显向前下方隆起、移位,眼袋隆起区域以位于眶骨下缘为明显,还常常伴有明显的鱼尾纹等弧状沟纹。临床上要求做美容手术者以此型为多见。
3.重度眼袋:坐位平视时可见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明显脱垂呈兜状,眼袋隆起区域较大,主要位于眶骨下缘以下,波及面颧部,面部老化明显,多皱纹,常伴有眉及外眦角下垂,呈特有的三角眼形态。
二、眼袋的治疗方法:
1.内切祛眼袋
适用于:适用人群为年龄在35岁以内,单纯有眼下脂肪膨隆,但眼周皮肤紧致、弹性较好的人群。
手术方法:在下睑的睑结膜上开一个切口,切除过多的眶隔脂肪,达到祛除下眼袋的目的。不需要拆线且恢复较快。
· 优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皮肤无切口,术后无显露性瘢痕,不会导致睑外翻、溢泪、闭合不全、下睑退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 缺点:对于伴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等情况的效果有限,对于中重度眼袋改善程度相对较弱。
·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单纯眶隔脂肪膨出、下睑皮肤紧致、无明显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年轻求美者。
2.外切祛眼袋
适用于:眼下脂肪膨隆且眼周皮肤松弛明显的人群。
手术方法:在下睫毛下方2mm左右开一个切口,切除多余的眶隔脂肪和松弛皮肤,达到祛除下眼袋的目的。需要缝合,恢复时间相对较慢。
切口位置:切口在下睫毛下缘,手术切除膨出的脂肪,拉紧并切除适量的下睑皮肤,同时祛除下眼周皱纹。
适应症状:适合细纹型和脂肪型眼袋,尤其是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老化松弛,伴有一定程度的下眼皮松弛的情况。
优点:可同时处理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和眶脂肪,适应症广,术后效果明显,能够彻底去除多余的脂肪和松弛组织,术后效果较为持久。
缺点: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术后早期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疤痕,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术后肿胀和恢复期相对较长。
适用人群:适用于伴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脂肪突出明显以及年龄较大的求美者。
三、术后注意事项
眼袋手术治疗后至少每周复查一次,切口恢复后,可每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免用眼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滥用化妆品,了解正确的按摩手法,避免使用错误的按摩手法。
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酸辣的食物,戒烟、戒酒。
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适度运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四、温馨提示
做好防晒,避免光老化;做好手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避免用力揉压眼部皮肤等等日常护理是预防眼袋形成的有效措施。
患有疖肿、毛囊炎等面部感染的患者,应先治愈所患疾病后再进行眼袋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