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男,郑州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外科主任。河南省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8年,擅长各种先心病手术矫治和介入封堵,风心病辨膜置换,布-加氏综合症介入球囊扩张和人工血管旁路术,夹层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和介入腔内隔断术、冠脉搭桥术等。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三项,均获商丘市科技成果壹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被评为河南省十佳优秀科技新闻人物,商丘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盒诊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渐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并适时治疗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下面就各种心血管病的表现和诊疗时机简述如下:
一、什么叫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发病率0.7%左右,我国每年约15万先心病儿出生。约占1/3的病例因病情发展严重、畸形复杂,在出生后一月夭折,1/3发展为肺高压等并发症失去手术或介入治疗机会。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是清楚,可能与内在因素、染色体畸变和外来因素有关。尤其是怀孕早期(前3个月),母体受到肋外界的干扰,如病毒感染、化学的因素、射线的影响等等有关。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氏四联症等。除个别小儿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胃主要表现。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脏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因素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而产生先天性心脏畸形.
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1)感染:妊娠前3个月换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憩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大病率较高。(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机会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2.遗传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他因素: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说明出生第海拔高和慢性缺氧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极少数,但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行疾病和避免与疾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二)、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表现,或者说新生儿的家长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
孩子出生后如果有反反复复哭闹的情况,后者不能很好的吃奶、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就要考虑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要做相关的检查,有没有呼吸困难、有没有紫绀、心脏有没有杂音。
先天性心脏病的币哦你高中较多,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病情表现不尽相同,常见的表现主要是有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多汗、少数出现口唇发紫,临床上叫紫绀。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在胸部听到心脏有杂音,另外大部分孩子人容易患感冒、毛织肺炎,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影响到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应尽早带孩子去看专科医生。
(三)、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首先应该怎么办?什么时间手术比较合适?
出现上述症状、体征,就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到心血管外科找专科医生,通过问诊和听诊基本上能确定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和大致的类型,再通过做心脏彩超、胸片及心电图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当确诊先天性心脏病以后,就要根据心脏病的种类决定相应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有可能需要立即应用药物以争取手术机会,有的需立即进行或尽早行心脏矫治手术。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年龄应在1~5岁之间为最佳的治疗时机。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心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杂交手术治疗。
(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几种?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氏四联症等。
(五)、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一般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
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做到治愈,完全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寿命。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可能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水平。
(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有哪些优点?哪些先天性心脏病适合做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时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不开刀、创伤小、风险小、不输血、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易于接受等优点。但不是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都能做介入治疗。目前像动脉导管未闭、中央型房间隔缺、膜周型晓的室间隔缺损可选择做介入封堵术,年龄做好在3岁以上。先天性肺动脉狭窄介入球体扩张术。
二、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导致的慢性非化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等所致。是不是得了风湿热就必定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呢?不是的,只有1%~3%的风湿热患者会出现风湿性心脏病,这主要和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有关。如果风湿热未经治疗而反复发作,则其病程的发展将严重的多,到10~12岁瓣膜即可发生严重的破坏和钙化。所以如果有风湿热要及时、正规的抗风湿治疗,以减少和延缓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风湿性心脏病有哪几种类型?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如:二尖瓣狭窄和/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为右心室扩大瓣环扩大后导致的相对性关闭不全。如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病变称为心脏联合瓣膜病变。在我国约占风湿性心脏病的15%左右。
(二)、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咳嗽、咳痰带血、喜高枕,晚期可能出现不能平卧、下肢水肿、肝大、腹水等,病史较长者可出现面色潮红、紫绀。绝大部分病人在左胸部可听到心脏杂音。
(三)、风湿性心脏病应该何时治疗为好?
风湿性心脏病十一种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关键。患者本人无法掌握,所以如有上述症状或听到心脏杂音,应及时到有条件的正规医院去看心脏外科医生,以免错过最佳手术机会。要彻底转变广大群众中认为心脏病不耽误吃、不耽误喝、劳累休息后能缓解的错误观念,要珍惜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三、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什么风险?
主动脉壁中层的弹性纤维喝胶原纤维成分退行性变,甚至囊性中层坏死,加之70%~90%的此症病人有高血压,在流体动力学和剪力的作用下产生内膜撕裂,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夹层间隙受主动脉腔内压力及血流冲击的影响,促使夹层分离范围进一步扩张,管壁膨大可形成夹层动脉瘤,分离的内膜可造成主动脉分支开口的阻塞,薄弱的动脉壁或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致死,风险很大。
按病情急缓分为两期:急性期:发病两周以内;慢性期:病后超过两周.按夹层分离的部位和范围分型:DeBaKey分型:Ⅰ型为夹层分离涉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Ⅱ型为夹层分离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为夹层分离局限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远侧的胸降主动脉(Ⅲa)或延及腹主动脉(Ⅲb).
(一)、夹层动脉瘤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发病急,多有突发的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晕厥是急性夹层分离的第2个常见症状,多呈一过性;其它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为短暂的失明、不同程度的偏瘫或截瘫等。慢性期可见气促、咯血等症状。急、慢性期均可发生病变区血管壁破裂引起大出血或心脏受压赛而致死。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有心血管外科的大医院及时就诊。此病发病急,进展迅速、凶险,时间就是生命,很多病人未能及时就医或在转院途中丧失了生命。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通过胸片、磁共振成像(MRI)、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均可明确诊断。
(二)、夹层动脉瘤应如何治疗?
首先要严格控制血压,绝对卧床休息、保护心情稳定并及时明确诊断。行人工血管替换或介入腔内隔绝术。术后还应长期控制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时近年展开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心脏是维持我们生命动力的发动机,爱护我们的心脏,保持和维护好这台发动机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