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韩雪迎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曾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最美护士”称号。在工作中,韩雪迎绝对是一把好手,她业务能力强,吃苦耐劳,行事果断。急诊科的一天是忙碌的,经常伴随风险和巨大的压力。这样忙碌一天下来,回到家中,面对丈夫田旭和儿子的笑脸,小家庭就成了韩雪迎休憩的港湾,带给她再一次前行的动力。
众所周知,急诊科工作在于一个“急”字。车祸、中毒、昏迷的患者全都送往急诊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不但要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更是非常忙碌、辛苦,并伴随有很大风险。“我们门诊科一天接诊量在400到500名患者,时间紧任务重。病人家属心情都非常焦虑,有时候一个沟通不到位,护理人员还会受到误解和谩骂,难免受到委屈。
很多时候,韩雪迎下了班,难免会产生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这个时候,她就会向丈夫田旭吐吐苦水,说说工作上的难题和遇到的烦心事。田旭这个时候就会充当她的“心理按摩师”,通过开导、引导,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帮她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化解压力和烦闷。不到10岁的儿子也了解她的辛苦,这时候就会打来一盆洗脚水让她泡泡脚,放松一下,还给她揉肩捶背。
家庭给她温暖,给她动力。韩雪迎说,最感谢丈夫对自己全力的支持。由于工作的原因,韩雪迎需要上夜班。2003年他们刚结婚时,小两口经济上还不宽裕,当时他们的住址离韩雪迎工作单位较远,无论刮风下雨,田旭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单位接韩雪迎。韩雪迎记得有一年冬天,半夜下起了很大的雪,道路上的积雪很厚,两个人干脆推着自行车步行,顺便欣赏下沿途的雪景,平时40分钟的路程,那晚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如今,虽然他们的代步工具已经换成了小轿车,但那一段相扶相伴、苦中求乐的经历仍是韩雪迎保存在记忆深处的珍宝。
2009年,手足口疫情爆发期间,韩雪迎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全身心投入一线,超负荷工作。不幸的是,她母亲恰逢车祸住院,急需亲人照顾。而疫情当前,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形势紧迫,实在不允许自己请假。面对家庭责任和工作责任,韩雪迎第一次感到非常为难。这个时候,也是丈夫田旭毅然替她分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让她放心奋战在狙击疫情的第一线。急诊室的护理岗位非常锻炼人,这份工作需要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同时又能锻炼护理人员的抢救技能和沟通能力。韩雪迎注重学习,苦练基本功,很快成为业务能手。2013年,韩雪迎以全票当选急诊门诊护士长。同事们都说,医院急诊门诊护士长非她莫属。
回顾多年的奋斗历程,韩雪迎坦言,感觉最愧对孩子。她和同龄人聊天,发现很多母亲都拿出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而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法做到这点。孩子不到10岁,非常乖巧懂事,特别懂得关心别人。对此,韩雪迎觉得非常欣慰,她认为这正好也印证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除了陪伴,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公公婆婆家在乡下,二老不愿过来住,韩雪迎夫妻俩就定时回去看望二老,帮老人做做家务,备上常用药物。2014年正月十五,婆婆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为了帮助婆婆恢复肢体功能,韩雪迎跟着本单位的康复理疗师学习了多种肢体功能锻炼知识,夫妻二人每天帮助老人进行肢体锻炼。这些孩子都看在眼力,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嘘寒问暖,端茶倒水。
在其他人的印象中,韩雪迎是一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坚强的职业女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却说:“对于人生来说,我真的觉得家庭是第一位的,有个美满舒心的家庭,我才能得到身心放松,恢复元气和力量,然后再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原载2015年8月6日《商丘日报》第B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