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一场手术换“新生”—— 六旬老人告别病痛 重拾生活尊严

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戚丹青 发布时间:2025-10-13 阅读次数:

“能站起来走路,还能给孙子做顿饭,这在半年前想都不敢想啊!”68岁的张华(化名)扶着腰在病房里慢慢踱步,眼里泛起激动的泪花。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骨科,一场只有两个0.5厘米小切口的微创手术,让被病痛折磨近一年的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严。

去年秋天,张华的腰开始隐隐作痛,左下肢也跟着发麻,到今年春节后,她连穿衣、上厕所都得家人帮忙,站着超过两分钟就疼得直冒汗,曾经爱跳广场舞的老人,成了被“钉”在沙发上的病人。

辗转多家医院后,张华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该院微创骨科副主任吴智辉接诊时,老人正蜷缩在轮椅上,左腿轻轻一碰就疼得龇牙。查看影像资料时,吴智辉发现她的腰4/5椎间盘突出严重,椎管已经狭窄到正常的1/3,神经被死死压住。更棘手的是,老人有10年高血压病史,15年前还做过结肠癌手术,身体底子薄,经不起大创伤。

吴智辉团队反复研究方案,最终决定采用UB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就像从钥匙孔里做手术,两个0.5厘米的小切口,既能看清神经,又能精准摘除突出的髓核。”手术前,吴智辉握着张华的手说:“放心,我们一定让您重新站起来。”

高清内镜下,神经、血管的每一根分支都清晰可见。吴智辉操控器械,在水流冲洗的“保护罩”里小心翼翼剥离、减压,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手术。当麻醉醒来,张华试着动了动左腿,惊喜地发现:“不咋疼了!”

术后第一天,在护士的搀扶下,她第一次站了起来;第二天,能扶着墙慢慢走;第三天,竟然能自己端着水杯喝水。出院那天,她特意穿了件新衣服,对着镜子转了个圈,笑着对吴智辉团队说:“你们不光治好了我的腿,更给了我好好活着的劲儿!”

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骨科,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对医生来说是一台手术,对患者来说是整个人生。”吴智辉常对年轻医生说,“我们多一分细致,患者就少一分痛苦,多一分希望。”

如今,张华的广场舞音乐又在家门口响起。这场跨越病痛的重生,不仅见证了UBE微创技术的神奇,更藏着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每一次精准施术的背后,都是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的承诺。

https://epaper.sqrb.com.cn/jjwb/pc/col/202508/13/node_08.html



一场手术换“新生”—— 六旬老人告别病痛 重拾生活尊严

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戚丹青 发布时间:2025-10-13 阅读次数:

“能站起来走路,还能给孙子做顿饭,这在半年前想都不敢想啊!”68岁的张华(化名)扶着腰在病房里慢慢踱步,眼里泛起激动的泪花。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骨科,一场只有两个0.5厘米小切口的微创手术,让被病痛折磨近一年的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严。

去年秋天,张华的腰开始隐隐作痛,左下肢也跟着发麻,到今年春节后,她连穿衣、上厕所都得家人帮忙,站着超过两分钟就疼得直冒汗,曾经爱跳广场舞的老人,成了被“钉”在沙发上的病人。

辗转多家医院后,张华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该院微创骨科副主任吴智辉接诊时,老人正蜷缩在轮椅上,左腿轻轻一碰就疼得龇牙。查看影像资料时,吴智辉发现她的腰4/5椎间盘突出严重,椎管已经狭窄到正常的1/3,神经被死死压住。更棘手的是,老人有10年高血压病史,15年前还做过结肠癌手术,身体底子薄,经不起大创伤。

吴智辉团队反复研究方案,最终决定采用UB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就像从钥匙孔里做手术,两个0.5厘米的小切口,既能看清神经,又能精准摘除突出的髓核。”手术前,吴智辉握着张华的手说:“放心,我们一定让您重新站起来。”

高清内镜下,神经、血管的每一根分支都清晰可见。吴智辉操控器械,在水流冲洗的“保护罩”里小心翼翼剥离、减压,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手术。当麻醉醒来,张华试着动了动左腿,惊喜地发现:“不咋疼了!”

术后第一天,在护士的搀扶下,她第一次站了起来;第二天,能扶着墙慢慢走;第三天,竟然能自己端着水杯喝水。出院那天,她特意穿了件新衣服,对着镜子转了个圈,笑着对吴智辉团队说:“你们不光治好了我的腿,更给了我好好活着的劲儿!”

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骨科,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对医生来说是一台手术,对患者来说是整个人生。”吴智辉常对年轻医生说,“我们多一分细致,患者就少一分痛苦,多一分希望。”

如今,张华的广场舞音乐又在家门口响起。这场跨越病痛的重生,不仅见证了UBE微创技术的神奇,更藏着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每一次精准施术的背后,都是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的承诺。

https://epaper.sqrb.com.cn/jjwb/pc/col/202508/13/node_08.html